<pre id="r91u6"></pre>
  • <th id="r91u6"><video id="r91u6"></video></th>
  • <code id="r91u6"><nobr id="r91u6"></nobr></code>

    泰山學院2023版3+2專升本、??茖I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指導性意見

    發布者:教務處站點管理員發布時間:2023-05-10瀏覽次數:337

    教處字[2023]20

    各二級學院:

    人才培養方案是各專業開展人才培養的主要依據,是學校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要載體,是學校規范教學管理,深化育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為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專業認證標準和有關文件要求,構建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我校專業認證和應用型大學建設,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適應學校招生辦學需求,學校啟動新一輪的3+2專升本、???/span>人才培養方案全面修訂工作?,F就2023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提出以下意見,請遵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學內容,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現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和學生發展需求相契合,突出專業特色,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多元化、個性化、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二、修訂原則

    1.產出導向,對接需求

    貫徹產出導向(OBE)教育理念以及“四新”專業建設的新變革、新形態、新理念,緊密對接國家及區域經濟社會與行業發展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所有專業要加強社會需求分析,準確把握社會對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新要求,科學合理確定符合學校定位且體現專業辦學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大力促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促進專業特色化發展,構建滿足社會需求、支撐畢業要求和培養目標的專業課程體系。

    2.遵循標準,突出特色

    根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國家本科專業教學質量標準、新時代立德樹人等要求,結合社會人才需求和專業辦學實際,科學確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立足學校辦學優勢與專業特色,結合行業發展形勢,加強特色課程和環節的設置,開發設置新工科與新文科課程,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內容融入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

    3.強化實踐,提升雙創

    結合專業特色與行業需要,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系統性、整體性和綜合性,促進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相結合,大力推進落實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課程。強化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統一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

    三、修訂范圍

    全校3+2專升本專業、??茖I

    四、修訂重點

    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主導地位,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構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人才培養大思政體系。深化思政課程及課程思政建設,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政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生態,不斷增強學生的四個自信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深化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明晰培養目標、畢業要求

    各專業要在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基礎上,適應“四新(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和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制定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目標要具體、明確,適應社會需求,符合學校定位,體現專業辦學特色。畢業要求要精準、細化、可實施、可達成、可衡量,支撐培養目標實現,指導課程體系設置。

    3.調整優化課程體系

    以新工科、新文科建設為抓手,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構建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實踐教育課程有機銜接、比例協調、層次分明的課程體系。明確各門課程、各培養環節對于實現畢業要求的貢獻及程度,注意內在聯系,不斷整合優化、精選更新教學內容,避免課程之間簡單重復、錯位交叉等問題,體現專業辦學優勢與特色,杜絕因人設課。體現???、3+2專升本專業的特色與銜接性,注重教學內容與行業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緊密對接,補充學科專業發展的最新思想和成果,體現交叉學科的最新進展。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優化實踐教學內容,完善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對見習、實習實訓、實驗、社會實踐、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整體優化設計,保證實踐教學持續“不斷線”,推進全產鏈實踐育人,將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擺在重要位置,加強實踐教學過程管理,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支持學生在完成學業的同時,獲取多種職業資格證書,增強創業就業能力。

    5.加強體美勞教育

    貫徹落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將體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span>開設不少于108學時、本科開設不少于144學時的體育必修課,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融入課程大綱,學生修滿體育學分、體質健康達標方可畢業;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把美育課程與實踐活動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修滿2個美育課程學分方能畢業;貫徹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各專業立足特色,開設不少于16學時的勞動教育必修課,形成專業特色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6.落實“四史”教育

    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將“四史”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憲法法律等開設“四史”教育課程,優化課程設置,確保學生至少從“四史”中選修1門課程。

    7.深化產教融合,增強服務經濟社會能力

    極推進校政、校地、校企、校所、校校深度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與行業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共同建設專業課程、共同建立現代產業學院和實習實訓基地、共同開展科技攻關和技術研發,將企業生產經營標準和環境引入教學過程,實施聯合培養,縮短教育教學與生產實踐的距離,實現專業鏈產業鏈、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增務經濟社會展的能力。

    五、課程設置

    3+2專升本和???/span>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實踐教育課程等三大模塊構成:

    1.通識教育課程由通識必修課、通識選修課組成。通識必修課程由學校統一安排,相關開課學院負責實施,課程詳見附件模板。通識選修課程最低修讀6學分,其中含1門建議修讀課程、1門美育類課程。

    2.專業教育課程由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專業必修課是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核心課。專業核心課的設置應以《國標》為依據,其中3+2專升本專業開設34門體現專業特色的必修課程,避免與??普n程重復,專業選修課可根據專業特色化發展需要自主設置34個方向課程模塊,且每個模塊學分數一致,限定學生選擇一個系列修讀,并按要求完成該專業方向模塊的全部課程。??茖I開設15左右專業必修課程,可根據專業特色化發展自主設置10 門左右專業選修課。

    3.實踐教育課程由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兩大類組成。課內實踐主要包括課內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獨立實驗課程等,理論與實踐(實驗)結合的課程,學分須用“X+Y”的方式呈現(如:理論學時2學分,實驗學時0.5學分,表示2+0.5分);課外實踐分為集中實踐和第二課堂實踐。集中實踐主要指安排在教學周內集中開展的實踐內容,包括實習實訓(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等)、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勞動實踐等;第二課堂實踐主要指創新創業項目、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內容。實踐教學環節要完整體現能力培養要求,層次清晰,確保實效。理工類專業實踐教學學分不少于總學分的30%,非理工類專業實踐教學學分不少于總學分的20%。

    六、學分、學時設置與計算

    1.學分與學時設置

    各專業學分和學時要求由各專業根據實際需要彈性設置,應符合相應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3+2專升本專業畢業要求總學分控制在80(工科專業85學分,??茖I畢業要求總學分控制在120學分。學分、學時分配要均衡,避免學生課時負擔過重或過輕,每學期的學分量原則上應控制在 25學分之內。

    2.學分與學時計算

    原則上,以理論課及理論課所含的實驗課(習題課)教學為主的課程每18學時計1學分,公共體育課36學時計1學分。集中安排的實踐環節(專業實習、畢業實習、金工實習、課程設計)1周計1學分;畢業論文(設計)8學分,具體開設周數由學院根據教學需要自行設定,但不得少于8周;第二課堂實踐學分按相關規定執行。

    七、基本框架

    1)專業名稱及代碼

    2)培養目標

    3)畢業要求

    4)畢業要求與培養目標對應關系矩陣

    5)學制與學分

    6)授予學位

    7主要課程

    8)課程設置與學分結構

    9)課程設置及進度計劃表

    10)課程與畢業要求對應關系矩陣

    11)課程關系圖(表述課程先后關系、邏輯關系,參照模板中的格式制作)

    八、課程名稱、開課單位及其編號

    對于要求相同、內容相同、學時相同的課程,各專業必須使用規定的統一名稱,并由教務處組織開課單位進行統一編號,未經教務處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變更。對于要求不同的同一名稱課程,課程名稱后加簡要漢字或字母進行區別。對于學時多、分幾個學期安排教學的課程,安排幾個學期就算幾門課程,并在相應課程名稱后加注ABCD等字母區分。所有課程均根據學科歸屬指定開課單位,新增課程需報教務處統一編碼后錄入教務管理系統。

    九、組織實施

    (一成立組織

    各學院成立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所設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各專業組建工作專班,修訂專業人培養方案。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尤其是學科帶頭人、核心課程主講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泛吸納校外專家學者、畢業生、用人單位深度參與,深化與企事業單位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過程。明確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具體負責人和撰稿人,保證修訂質量。

    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協調以及人才培養方案整理匯編、錄入系統等工作。

    (二深入研討

    學院要組織學習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相關專業認證標準、行業最新從業標準、各類教文件本指導意見,畢業生及其就業的行業企業、學生及家長等相關利益方開展廣泛社會調研,準確確定專業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體系,要分析比較同類院校、同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設計上有所借鑒,做到揚長避短、體現特色。

    (三體推進

    入專業培養方案的課程,均需要開課學院和開課教師進行充分溝通,明課程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由雙方共同設定,項內容夠有效支撐畢業要求的實現。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學大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式方法、考核方式、課程評價等作為一個整體一體推進。

    (四實施流程

    各專業按照“反向設計、正向實施”思路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流程圖。首先明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細化畢業要求;其次按照畢業要求,確定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目標;再根據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評價辦法等,最終實現培養目標的達成。

        十、時間安排

    5月中旬

    各學院成立專門組織,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工作方案

    5月下旬

    各學院完成調研及調研報告撰寫

    (三)6月上旬

    各學院完成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論證

    6月中旬

    各學院完成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并把人才培養方案的最后版及調研報告、論證報告等交教務處存檔。

    6月下旬

    教務處完成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錄入教務系統

        十一、本指導性意見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本次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自2023專升本、2023級???/span>起執行。

     

                                                 教務處

    2023510

     

     

        附件:

        1.工程教育認證3+2專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板

        2.非認證3+2專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板

        3.師范類3+2專升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模板

        4.普通??茖I人才培養方案模板

        5.師范類??茖I人才培養方案模板

        6.需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名單(3+2專升本)

        7.需要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專業名單(???/span>

    3+2專升本、??迫瞬排囵B方案模板.zip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99国产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线蕉综合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网站的
    <pre id="r91u6"></pre>
  • <th id="r91u6"><video id="r91u6"></video></th>
  • <code id="r91u6"><nobr id="r91u6"></nobr></code>